在中国境内举办体育赛事需遵循《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》(国家体育总局令第25号)及相关地方规定,审批要求因赛事类型级别和风险等级而异。以下是核心审批规则及分类:
一无需体育部门审批的赛事
依据“放管服”改革精神,国家体育总局对大部分体育赛事活动取消审批,仅保留特定监管:
1. 普通群众性/商业性赛事: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个人依法举办的赛事,无需向体育部门报批,但需遵守公安市场监管卫生等部门的其他规定。
2. 简化流程:地方体育部门需建立多部门“一站式”协同服务机制,优化审批事项。
二需审批或备案的赛事类型
(1)国际体育赛事
(2)高危险性体育赛事
(3)特定名称和级别的赛事
三地方特殊规定(以广东省为例)
广东省保留9类赛事审批,涵盖国际赛事高危项目省级冠名赛事等:
1. 国际赛事:涉及外国政要或高层人士的赛事需逐级报批至国家体育总局。
2. 高危赛事:按国家及省级安全标准审批。
3. 省级赛事:冠名“广东”“粤”或使用省级财政资金的赛事需省体育局批准。
4. 时效要求:需提前30日申请,审批时限为10–15个工作日。
四办赛通用要求
五审批趋势与重点
国家政策持续简化赛事审批,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和安全责任。2025年《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》进一步明确:优化高危赛事许可流程,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,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赛事组织。
快盈lV用户登录>不同类型赛事审批要点对比
> | 赛事类型 | 审批主体 | 关键要求 |
> |-|-||
> | 国际赛事(重要级) | 国家体育总局/国务院 | 列入外事计划,敏感区域特殊审批 |
> | 国际赛事(地方主导) | 省级外事部门+体育总局备案 | 无需列入总局外事计划 |
> | 高危险性赛事 | 地方体育行政部门 | 提交安全方案熔断机制场地证明 |
> | 省级冠名赛事(如广东) | 省体育局 | 需提前30日报批,协同安全承诺 |
> | 普通商业/群众性赛事 | 无需体育部门审批 | 遵守公安市监等部门规定 |
建议办赛前核对最新《高危险性体育赛事活动目录》及地方细则,可通过地方政务平台(如广东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)咨询具体流程。
